2018年1月30日星期二

理财 | 遗产规划 Estate Planning 的重要性~第一篇 (Distribution Act 1958)

赚钱+投资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,财务自由是最终的目标。

一旦你离开这世界,你确实是‘财务自由’的,钱带不走 :)

伤心的,是你的家人。需要继续生活下去的,也是你的家人。

试想想你手上的钱不能好好地交给你的家人使用,而导致家人面临经济窘境不能继续好好活下去,是多么地辛酸。

我没学习遗产规划前,是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两脚伸直,我的老公和孩子会自动接受到我的遗产的。

没错,那会照着大马法律Distribution Act 1958 来分发遗产:


因为我的父母健在,所以或照着父母-25%,丈夫-25%,孩子-50% 分发。

但是,试想想,若我有一间房子,那么这房子就会有父母+丈夫+孩子接收。这让遗嘱分发变得复杂。

若做遗嘱Will,这些财务就能更好地分配,减少复杂性。

而最重要的是,有遗嘱能让家人在6个月至1年能到遗产。若照着Distribution Act 1958,则需耗时超过1年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在你没有做遗嘱的情况下选择Administrator 和 2两名Sureties不是那么容易的事~

再想想,如果你丈夫突然离世,没有遗嘱的状况之下,家产分给了你,孩子和家婆/公。而不久,家婆/公也离世,那么你家婆/公25%的家产将会分给他/她的孩子们,也就是你的伯伯叔叔姑姑们。也许你的这些’亲戚‘突然跳出来说要分家产,要钱不要产。。。港剧的争财产风波由此而来。




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

股市 | 不符合主题股的公司怎么了?

这是我脑里很大的疑问。

不符合主题股的公司就一定亏损吗?也许比较倾向于‘亏损’或没有很大的‘增长’吧。

如电子/科技股,产业股, 保险业等等。

那么那些都有在记录盈利的非主题股公司又怎么了?

其实比较直截了当地说,是因为没有人‘炒’。

今天其中一个新闻,Weida (7111) 公司决定私有化,无意维持威达的上市地位。原因包括流通量低,分析员关注有限,上市地位的增值不大,以及市价不能反映基本价值。

原来市价不能反映基本价值,是可以导致公司和上市说拜拜的。。

回到投资者身上,看着非主题股股价没有缘由的滑落,其实应当高兴,因为是加码时刻。

可惜又怕错过了当时‘主题股’的赚钱时刻  $.$

其实我想问。。有多少人之前追高主题股时,抽身不及被套牢了呢?

捞低的亏损大,还是追高的亏损大?

通常‘低’股股息高,‘高’股股息低。。因为股价冲太快了。所以套在高股的风险比较高。

而捞主题股,你会在公司变主题股前就趁低价布局买入,或在主题股升温时才买入,还是在大家都赚钱时才很有把握地买入?

若是在公司变主题股前就趁低价布局买入,那现在是不是应该放眼在出口股呢?

唯一在意的是不知需耗时多久才成下一轮的主题股,只好靠股息让买入者得个安心了。